侦探中心
行业动态
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农村商业建设,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加快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庄为基础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合理布局分工明确、布局完整,努力形成生活必需品消费在村、一般消费在城镇、大件商品消费在县城的农村商业分层消费格局。
“成都是重墨重彩地描绘县域商贸新蓝图。到2025年,成都市将实现一体化县域商贸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县域商贸建设水平,有效推进两地县域商贸并进。” “强县”、“富民”的道路目标。”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立足产业优势
拓展县域业务深度和广度
近日,成都市邛崃市获批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是成都唯一选定的区域。 探索符合区域整体格局、以县域和农村商贸网络、物流配送、商务、生活服务等农村商贸体系建设为补充的绿色发展模式,挖掘县域经济新增量在优势产业中。
“县域产业振兴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商务研究院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县域产业优势对县域商贸体系建立具有积极作用。 产业兴,民富,民富,县域消费才能提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县商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重要的一点是成都县特色产业资源禀赋。 成都市各县(市、区)以三产融合为突破口,做强县域经济,做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县域工业“样本”,形成多元化消费业态,加快扩大县域经济。县域商业的深度和广度。
时值金秋九月,成都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数万亩稻田一片金黄。 “在园区带动下,今年崇州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1.8万亩,预计产量17.5万吨。” 崇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园区粮油规模经营率达到92%,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5 %,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3%,社会服务覆盖率达到95%。
作为成都唯一一个以粮油产业为主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崇州以塑造产业竞争优势为有效路径,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实践和园区城乡发展新路径,形成天府好田地和天府好粮。 天府乡村旅游、天府乡村民宿“四天府”项目创新发展,带动农业、商贸、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以农业资源入局,以文旅资源破局,崇州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园区”的思路,累计引进文旅融合项目104个。 据统计,2021年,崇州市接待游客200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4.9亿元,同比增长36.1%,带来了区域增加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综合效益显着。
崇州有粮油,彭州有瓜果蔬菜。 成都市彭州市雨润蒙养市场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级水果批发市场。 拥有水果店1200余家,日果蔬交易量2万吨。 瞄准“互联网+物流”新赛道,彭州打造“标果工厂”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探索生鲜水果集中采购配送模式,在平台上汇聚终端商户需求,开展直采采购从源头抓起,有效缩短供应链。 降低客户采购成本。
“基于标国打造的上下游一体化物流底盘,可以将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农产品以较低的成本运输到县城和农村消费者手中。” 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算法优化共享,减少转运环节,可以将农产品上游效率提升30%以上,降低物流成本20%,真正把销售利润守在原地。生产,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各地区产业优势,成都市多形式、多渠道的县域商贸体系初步建立。 利用独特资源,全面推动强势优质产业链发展,丰富多元化消费业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县域经济往往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 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县域经济谋划更广阔的空间。
促进农村消费
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中国社科院服务经济与餐饮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景桥表示,建设县域商业体系可以提高工业产品下游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和消费成本,促进农村消费地区; 它可以畅通农产品的上升通道,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连接城市市场与城市市场,为农村居民增加收入提供便利。 收入的增加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 此外,健全的商业体系还可以增加产品选择,提高商品和商业服务质量,丰富农村消费者选择,提高消费者满意度。